在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金属以各种化合物状态稳定存在。目前,人们使用的金属都是通过冶炼或其他化学方法把金属化合物进行分解而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金属吸收了能量,因此,其化学能较高,较为活泼,有重新生成各种化合物的自然趋势。金属的腐蚀反应是一个自然现象,这是金属腐蚀的热力学基础。如果金属表面分子与外界物质均匀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则会阻止金属继续腐蚀。然而,轴承的许多反应产物比较疏松,且有连续反应的趋势,不能形成氧化膜,尤其是轴承钢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有自加速现象,锈蚀反应发展很快。
轴承锈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空气属于环境因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随着季节及天气变化会发生较大变化。在梅雨季节,空气相对湿度可达到80%以上,尤其是在加工现场,由于环境相对封闭,而磨削加工用磨削液蒸发更加重了空气室温湿度。当轴承及其零件受到温度变化影响时,极易在其表面形成冷凝水膜。轴承经清洗在晾干过程中,由于表面溶剂的挥发而吸收热量,使轴承表面温度降低,也为冷凝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在工厂车间内,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灰尘及有害气体比例较高,这些物质可以不同形式溶解于轴承表面的冷凝水膜内,造成轴承锈蚀。
轴承厂一般处于工业密集区,各种工业废气能使空气质量变差。有统计数据表明,热电厂或其他燃煤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数量惊人,而随着城市车辆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日益增多成为让人们关注的环保焦点。这些含硫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强,其溶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另外,温度升高也会极大加速锈蚀反应。